Page 47 - FDMChina 2017.11-12
P. 47


Materials 材料





根据相互作用的结果制定林业政策 Robert F . Wittwer

越来越多的林业决策取决于一系列行为者相互作用的
过程。任何一个决策程序应能够解决因相互作用而产

生的后续问题:(1)相互作用的主体是哪些?(2)哪

些东西驱动或形成这些相互作用(全球语境,行为者
的兴趣、价值观、认知、知识和资源)?(3)相互作
用的机制和途径有哪些(网络、社区和传播模式)?(4)

相互作用的特点是什么?(竞争、协调与合作)(5)

相互作用的影响是什么?(系统之间更加紧缩或者同质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功能,以便于未来的研究结果
化)(6)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? 可以实现管理目标。
这些社会或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一直干扰生态 同龄的林分产量表或异龄林的标准都体现出了传

变化,让整个系统动态化再组成所谓的林业,同时造成 统观念,原则上遵循 “ 最优 ” 方案对森林进行管理,森

一定的不稳定性使得行为主体减少或互相控制。尽管 林增长率将有可能达到管理者的期望值。
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产生新的干扰因素引出新的回馈, 此类模式从本质上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:(1)
为变化提出新的需求。 森林生态系统以可预测的方式对管理做出反应;(2)

然后可以有效地预期决策的预估结果(即预期管理,一
改变森林管理模式 旦收集到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制定出科学的预测方案,

森林管理一直由还原论和机械论两大基本理论为主导: 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)。
(1)以立木材积、立木材积增量、容许采伐量之间的 毫无疑问,过去这种做法有助于规范森林开发和缓

平衡性为基础的森林可持续性;(2)生产优化的约束 解森林破坏。但是传统的造林和管理方式,其目标是在

性(可出售或不能出售)。 预测再生率的同时能够保证有持续不断的木材商品产
这种森林管理模式会考量人口和生态系统的动态, 出,并在实践中将复杂的生态系统转换为简单的系统。
仿佛这些因素是在一个不变的环境中按照可预测的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林分简化的案例是指,将常用的

迹运行。 硬木组成的混交林转变成以针叶森林为原材料从而在

在这类方法中,造林术旨在于控制自然发展过程, 中欧地区培育商业材,或者将常用的针叶材组成的混
同时栽培方法试图根据预定义的林分结构模型让森林 交林转向阔叶矮林,用于培养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周
获得重生:同龄或异龄。森林管理倾向于让其根据年 围村庄的薪材。

龄或直径的不同而有规律地分布。 我们不仅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,从体制的角度来

言下之意,造林术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控制 看,成功地管理森林使得服务生产最大化(或一整套
一些关键的变化因素来进行管理,但是其他方面几乎 服务)可能导致系统缺少弹性而更加脆弱。
被忽略,影响也不大。使用这个方法时应该先全方位 事实上,根据大量经营管理林分的证据表明,预测




亚洲木工业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份 45
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