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5 - FDM China 1-2 2016
P. 65
Materials 材料
试验的观察结果 Woodland Services
机器的总运行时间为 1 小时零 2 分,在此期间,该木柴
处理设备能够处理完所有装载的原木(体积为 3.8 立方
米)。这一时间跨度和所加工的木材体积完全可以与其
它先前开展的大量研究做比较。直接工作时间的分配显
示出工作时间的比例为 93.2%,而非工作时间的比例为
6.8%。非工作时间主要是由机器安全系统引发的中断过
程所导致的。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原木最后的截面部分
即将被加工时送料装置发生人为干扰。
生产率研究是基于净时间(net time)的因变量基
础开展的。统计分析认为应当发展一个带有不同自变量
的线性模型,这些自变量的非线性评估以及模型的选择
是通过去除不显著的变量以及仅保留效果显著的自变 对木柴不断增长的需求水平正推动着供应链和生产链发生了巨大的
演变,同时也为新技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驱动力。
量实现的,在这个案例中,显著的自变量被设定为 0.05
基准(原木的长度和直径)。 McMud Earthworks
线性回归模型假定使用对数变换变量,从而能够以
线性模型的形式来表达非线性模型。因此,对时间消
耗模型进行了测试,目的是获得回归模型残差可能达
到的最佳对称分布,以获得系数最佳值。
产量显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:即描述了每
件原木工件的净加工时间以及两个自变量 — 长度和直
径之间的关系。R 平方统计(R-squared statistical),这
个最适用于对具有不同数目的自变量的线性模型进行
比较的统计方式获得的统计值为 89.3%。估计标准误差
显示,残差标准差为 0.0639。
函数清楚地表明,木柴处理系统的生产率是如何随
着所有长度级别的工件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的。在此之 当机器运行长度更大的原木时,其生产率会显著增加。
后,增加的直径值反映出机器的总生产率有下降的趋 结果表明,原木长度的自动读数以及控制元件的正确
势。曲线的上升段可说明截面部分的平均加工时间(9 设置都是确保切口规则性的关键因素。分割刀配置的
秒)取决于分割站点的液压活塞速度,而不是待分割 自动选择有助于提高横截面尺寸的一致性、调整以及
的工件断面的尺寸;而工件的体积和数目(即对生产 优化每批次待生产工件的数量和体积。
率产生积极影响的要素)是传入直径的直接函数。 另一方面,采购成本仍然相当高,从而使投资回收
另一方面,直径大于 32 厘米(可处理的最大直径 期与其它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复合系统相比会变得更长。
为 40 厘米)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的多功能分割刀进行下 此外,驱动所有液压电机所需要的较高功率可能成为
降调位。有时,这会导致木柴分裂工艺的进程减缓,主 机器安装的另一个限制因素。工艺阶段、流程和供应
要是由于分割刀和木材之间的摩擦力增加。从该模型可 物流的最优化组织是实现高生产力水平以及将延迟时
以观察到,传入原木的总长度是一个关键因素。事实上, 间降至最低水平的基础。
亚洲木工业 二零一六年一月至二月份 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