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 - 亚洲木工业 2015.1/2
P. 49
Woods & Sustainability 木材与可持续发展
David Stanley, Canada
在2009年举行的第15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,
提出了 “ 减少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
(REDD+)”的机制。该机制包含了一整套与森林系统
息息相关的措施,例如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、造林/再
造林、可持续森林管理和森林保护等一系列旨在减少
碳排放水平的举措。
然而,实施REDD+政策面临着许多挑战,其中包
括REDD+在提供资金方面的潜在负面影响,破坏低碳
能源系统(REDD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
的方法。如果REDD信用机制能够被引入碳市场,它会
当木材市场的供需失衡是由某个国家的一些行为影响了其它国家的
大幅减少碳的价格,并可能降低开发能源和碳减排技 森林保护举措时,便会发生国际市场碳泄漏问题。
术的诱因)和碳泄漏等问题。
其结果是,REDD+机制尚未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 府已经陆续推出了几个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
框架公约(UNFCCC)的所有缔约方的广泛支持,因 倡议。这些举措使该国的森林覆盖率从8.6%提高到
而还无法成为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。 20.36%,并且使人工林面积达到6,169万公顷,超过了
近期,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致力于解决碳泄漏 全球其它国家。
问题。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发 然而,中国在1998年颁布的伐木禁令使得森林开
布的关于‘土地利用,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’方面的特别 发活动逐渐大幅度地向俄罗斯和东南亚等一些林业监
报告将碳泄漏定义为“如果一个国家采取二氧化碳减排 管体制较弱的国家和地区转移。
措施,该国国内一些产品生产(尤其是高耗能产品)
可能转移到其他未采取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国家”。 中国的林业政策
碳泄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:活性泄漏(或“初级泄 1998年,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,无论
漏”)和市场泄漏(或“次级泄漏”)。活性渗漏是指将 对于政府还是人民而言,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。根据
基线活动从一个区域移到下一个区域所造成的直接泄 之后所做的分析结果显示,伐木起到了显著的作用,
漏效应。 因此中国启动了一个方案,以提高民众对于环保和森
当干预行为改变了市场价格信号,并且为在干预 林生态系统的关注和意识。
边界以外新的碳排放活动提供激励机制时,便会发生 随后,该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倡议计划,例
市场泄漏问题。 如天然林保护工程(NFCP),该举措在保护森林资源
一个国家内部的碳泄漏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国家碳 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然而,这
监测系统进行测量,而测量国际市场的碳泄漏则要复 些举措却忽略了潜在的市场碳泄漏问题。
杂得多。 1987年,中国实施了一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。其
市场碳泄漏通常是通过减少商业产品(如木材) 基本原理是:伐木量不能超过森林的生长量。每年,国
的供应量所引发的,这会导致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。 家林业局都会对伐木总量进行稽核盘查,并且向国务院
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国家实行减少木材供应的政策, 报告审批,然后再将配额逐步分配到各省、市和县。
那么木材价格便会上升,继而会引发其他国家供应量 每隔五年,国务院会重新核准年度采伐限额。
的增长(同时潜在增加采伐量)。 1998年以后,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,中国禁止在
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之日起,中国政 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天然林开展采伐活动,并且减
亚洲木工业 二零一五年一月至二月份 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