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 - 亚洲木工业 2015.1/2
P. 53
Woods & Sustainability 木材与可持续发展
同时,应该指出的是,虽然实施FGHY工程和林权 调会降低其它国家和地区向该国出口木材的吸引力。
制度改革会增加国内木材的供应,然而木材的成熟期 同时,加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木材产量提升,增
需要5-10年,甚至更长的时间;而采伐禁令会立即减 加其出口中国的木材量也进一步表明,中国实施的林
少木材供应。因而,即使身处一个完善的市场,森林 业政策变化会形成一种碳泄漏的效应。此外,其它国
保护政策所产生的碳泄漏效应可以通过造林/再造林等 家/地区增加木材产量并且提高出口中国的木材数量
举措得到某种程度的抵消 ,但在实际的市场条件下, 后,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中国木材产量的下降。
要实现这个目标却要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。
木材进口关税的上涨也会影响碳泄漏量。这主要 碳泄漏的控制
是因为随着中国的木材进口关税增加,对进口木材的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。然而,由于世界
需求会随之下降,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其他国家的木材 各国共同致力于缓解气候变化,有些时候,国际贸易
产量以及向中国出口的木材数量。 并非在所有国家/地区的森林保护政策中都能发挥出应
仿真结果表明,中国的森林政策所造成的碳泄漏 有的作用。
比例是88.8%和82.4%。如果提高了木材的进口关税, 对于中国来说,增加国内木材产量以及降低木材
泄漏量将分别降低到86.1%和79.7%。然而,值得注意 的进口量是减少碳泄漏的两种有效方法。2002年,中
的是,森林的碳密度尚未作为要素被计入在内。 国推行的“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”已经
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0年, 开始为木材的市场供应提供了补给。通过可持续的木
中国林地现存的生物质中所含有的碳储量为121.4毫克 材管理和提高造林地区等举措,这些人工林将大大地
/公顷,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得多。如果将不同地区的森 补充中国未来的国内木材市场的供应需求。
林碳密度这一要素计入在内考虑的话,中国的森林保 此外,林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,这将使农民在
护政策所造成的碳泄漏规模可能会更大。 制定森林管理决策方面获得更多的自主权,从而提高
木材的生产量。旨在提升国内木材供给而制定的政策
碳泄漏的转移 都是有益的,因为这些政策不仅缓解了国内木材市场
国际市场的碳泄漏是通过木材生产的转移来实现的。 的短缺,同时也使森林经营者实现了盈利。
中国林业政策引发的木材生产主要会向以下国家和地 反之,人们不会喜欢提高木材的进口关税。提高
区所转移:俄罗斯(20.0%)、东南亚(18.7%)、欧 关税将提高进口木材的成本,从而会增加企业和消费
盟(15.4%)、北美(13.8%)、大洋洲(7.5%)、拉 者的加工成本。然而,木材进口量的减少意味着对木
丁美洲(1.9%)及其他区域(22.6%)。 材需求的减少。其他国家和地区将通过减少木材产量
正如前面提到的,俄罗斯、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木 的方式来实现碳泄漏减少的目标。
材生产量的增长比率也比较高。这与他们在中国进口 另外,第一种增加木材供应量的方式也同时会在
市场的地位有一定关系,因为这三个区域是向中国出 某种程度上减少国内木材的消耗成本。因此,一套良
口木材的领先国,占中国木材进口市场77.4%左右的份 好的减排政策应当是各种不同措施的组合。世界各国
额。随着中国森林保护政策的实施,这三个地区仍然 和各地区在森林保护领域方面的合作也将在降低碳泄
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的木材进口市场,尽管其他国家/地 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区也在努力提高他们出口到中国的木材数量,并且增 以林业作为主要手段来减少碳排放的REDD+机制
加自己在中国木材进口市场的份额。 得到了广泛认可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碳监测系统
在所有四种情况下,所有地区向中国出口的木材均 以及持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,未来,相信碳泄漏量必
呈现增长趋势。在某种程度上,中国木材进口关税的上 将得到有效地控制。
亚洲木工业 二零一五年一月至二月份 51